第二章 符号主义兴衰史
本章详尽地描绘了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主导范式——符号主义,从其诞生、辉煌到最终衰落的全过程。
故事始于 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议,AI 作为一门学科在此诞生,并确立了其核心理念:
“智能可以通过操作符号和应用逻辑规则来实现。”
这一思想引领了 AI 的第一个黄金时代,催生了如“通用问题求解器”等早期突破,点燃了人们对机器智能的无限遐想。
然而,符号主义的宏大愿景很快在现实世界面前碰壁,因无法处理语言的模糊性、海量的常识知识以及计算爆炸等根本性难题,AI 领域迎来了第一次寒冬。
随后,更加务实的“专家系统”将AI带出低谷,在特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,引发了第二波热潮。但由于知识获取瓶颈、系统脆弱且维护成本高昂等致命缺陷,这股热潮最终破灭,导致了更长、更冷的第二次 AI 寒冬。
最终,IBM“深蓝”在国际象棋上战胜人类世界冠军,成为符号主义最后的辉煌。
这场胜利既是其强大逻辑推理能力的极致体现,也暴露了它只能在规则明确的封闭世界中奏效的根本局限。符号主义的失败证明,仅靠逻辑规则无法捕捉现实世界的复杂性,从而为后续机器学习等新范式的崛起铺平了道路。
Edit on GitHub
Last updated on